燕窝知识

BIRD'S NEST KNOWLEDGE

当前位置: 天然堂燕窝 > 燕窝知识> 正文

天然堂高一杰,燕窝行业里的“猎手”

更新时间:2019-06-18 09:56

  1999年,是九十年代的终章。

  那一年,李彦宏毅然决然放弃美国硅谷的高薪工作,回到北京创办百度;也正是这一年,在南方的杭州一度被人当作骗子的马云东拼西凑50万元,创办了阿里巴巴;而在更南端的深圳,一位叫马化腾的青年则开发出了社交软件QQ,开启了企鹅帝国的开疆扩土之路......

  但1999年的中国,除了这3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“元老”,中国的商界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企业家,她们分布在大健康业、制造业、医药业、建筑业的各个行业,为即将进入千禧年的国家做足了准备。


  沉默的观望者,心有主见

  1999年,高一杰在国内进入大健康行业,一脚跨入了中国大健康产业链的蓝海。但当时,历经粗放营销带来的重伤后,中国的健康食品行业正走向品牌化的“精耕细作”,大大小小的健康品牌在市场里激烈竞争,也在努力抵抗着外资品牌的侵袭。

  面对巨大的市场以及现有的危机,如何才能杀出一条“血路”?

  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,几番深思熟虑后,高一杰决定选择了等待。她说:“现在的健康产业就像处在混战时期的‘春秋战国’,消费者从盲目化为理性,整个市场的格局都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,我们没必要现在进去做无畏的牺牲。”

  经济风暴带来的影响还在,健康行业的竞争程度可想而知。在当时,高一杰“留一手”的举动,是她的企业走得更远的不二选择。

  在种种乱象中,她保持了一个企业家应有的“清醒”。

  找准时机,做个行业的斗士

  虽在等待,等待的同时,也一直在研究食品、保健品大健康这个市场的走向和发展,如何把自主品牌走向世界品牌。,至少在时机成熟之时,可依旧义无反顾的选择投入市场。

  高一杰再次选择大步进入健康市场,一方面是因为经过多年发展,企业具备一定的基础,有了抵挡市场风波的能力。另一方面,更是因为在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影响下,中国的大健康产业链迎来了再一次的“大爆发”。

  但与20年前不同,这一次进入大健康产业,高一杰选择了更具代表性的燕窝行业。

  自古以来,“一两燕窝一两金”的燕窝就是名贵滋补品的代名词,它被誉为稀世名药、东方珍品、八珍之首之美称,深受国人青睐。

  而到了现在,随着国人生活水平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,燕窝这种能让人延缓衰老、增强抵抗力、促进皮肤表皮生长因子生长的营养品,更是受到了女性朋友的推崇。

  据数据统计,全球每年燕窝的总产量为600吨左右,香港地区每年消耗的燕窝总量就有150吨左右,而在新加坡至少有80%以上的孕妇在食用燕窝。然而,中国每年燕窝消费的总量目前还不及香港的50%,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对燕窝的认识度不高。

  所以对于这个隐形的大市场,急需有人出来把燕窝推向市场,让更多人认识燕窝、吃上燕窝,而高一杰把握住了时机。

  做好燕窝,做好品牌


  让燕窝这一养生美食,造福中国百姓,为更多人带来健康。

  把握住时机的高一杰为了真正让大家吃上高品质的燕窝,她把目光盯向了东南亚的国家。

  东南亚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燕窝出口地,天然堂的燕窝来源也不例外,选择了东南亚作为原料供应地,以官方渠道获取货源,100%保持了原材料始终品质如一。

  当然高一杰还说,在业内评判燕窝贵贱有五大基本指标——产地、发头、清洁品质、口感、含水率。

  为了真正获得干净、完整的干燕窝,他们在获取原料时——人工采摘。

  洞燕是悬崖峭壁、荒岛洞穴中的燕窝,为了不破坏完整性和尽可能的保持燕窝的营养,“纯人工”的采摘方法。采燕人顺着一节节的竹梯往上爬,在用三齿小铁叉将燕窝从岩壁上刮下来。过后手工挑毛、自然风干、消毒、装封......

 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追求“品质”还会将每一盏燕窝打上“溯源”的标签,记录燕窝所属的名称、产地、含量、日期、批次等信息。

  她说,“至纯至臻”,天然堂要从每一个小细节入手,做好品质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品牌做大做强。

  消费升级,燕窝赛道上需要有更多人

  燕窝是一个复购率很高的产品,燕窝升级的赛道上,不仅有天然堂还有很多其他的品牌。

  但对于现阶段的高一杰而言,无论任何时候,燕窝市场的竞争都是必然存在的。随着国内燕窝消费市场的热情不断增长,未来必然也会有更多的从业者入局。

  面对竞争,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胜算?

  高一杰想到的是跨越传统的渠道、进入社区新零售,在高一杰身上,燕窝已经不是简单的满足“口腹之欲”,还有满足大家赚钱的欲望,让大家能通过燕窝实现财富自由。

  燕窝,对高一杰而言,是一种文化,是一种涵养,是一种幸福的能力,更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。。。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