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窝知识

BIRD'S NEST KNOWLEDGE

当前位置: 天然堂燕窝 > 燕窝知识> 正文

金丝燕窝来源-金丝燕窝的营养

更新时间:2019-06-06 16:34

  人们对燕窝对金丝燕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认识过程中免不了有错误之处,质疑是难免的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有更多的科学家从事燕窝的研究,有更多的燕窝之谜将被揭开。本文是蒋林博士根据历史资料和燕窝业的现状整理而成,现已成为燕窝知识培训班的经典教材。


  一、 古书记载

  1、 燕子取食

  吴仪洛《本草从新》:出漳泉沿海处有之,乃燕衔小鱼,春垒之窝中,人取之。

  周亮工《闽小记》:燕取小鱼,粘之于石,久而成窝,有乌、白、红三色,乌色品最下,红者最难得,能益小儿 痘疹,白色能愈痰疾。

  陈懋仁《泉南杂志》:闽之远海近番处,有燕名金丝者,首尾似燕而甚小,毛如 金丝,临卵育子时,群飞近沙汐泥有石处,啄蚕螺食之。蚕螺背上肉有两筋,如枫蚕丝,坚 洁而白,食之可补虚损,已痢痨症;此燕食之,肉化而筋不化,并津液呕出,结为小窝,附石上,久之与小雏鼓翼而飞,海人依时拾之,故曰燕窝也。似此则形状功用时候族类,俱有可信。

  2、 进入中国时

  现在流行说法,中国食用燕窝历史在明朝,郑和从南洋带回。

  博士观点:多种介绍食疗书刊,均谓我国在唐朝已由南洋输入燕窝。李约瑟博士在其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(四卷第三分册)中亦有此说。

  3、金丝燕大小

  古籍对金丝燕谓其大如鸠(《海语》),又谓燕大如乌(《广东新语》)。

 观点:因未尝观察金丝燕之静止形态,只见其飞翔时展翅大如鸠,者,故有此错误描述。经观察,戈氏金丝燕长仅12厘米。

  4、血燕是燕子吐血而成

  燕窝有时或呈血红色,俗称“血燕”,或谓金丝燕第三次筑巢时吐血所成。

 观点:血燕抑或红燕均与燕子吐血无关。燕窝颜色之深浅,与阳光之照射,或金丝燕之食物,又或其筑巢所在的岩石、木料之成分以及周边的环境有关。

  5、 历来血燕比白燕贵

  清朝血燕价格亦较白燕为低。根据清《粤海关志》卷九,食物课税一项,当年白燕窝每百斤应课税四两,而红(血)燕窝每百斤只课税二两。由此可知当年白燕窝实较血燕窝为昂贵也。

  二、营养成分

  《中药大辞典》(1994,2006):天然燕窝含水分(water)10.40%,含氮(miytohrn)物质57.40%,脂肪(fat)微量,无氮提出物22.00%,纤维(fiber)1.40%,灰分(ash) 8.70%。

  中药辞海(1997):净燕窝灰分为2.52%,还原糖17.36%,含蛋白质数种,含氨基己糖(hex-osamine)及类似粘蛋白(mucin)的物质。

  三、燕窝营养不如鸡蛋

  鸡蛋中的蛋白质接近完美,常作为参考蛋白质,可谓蛋白质中的“模范生”,更利于人体的消化、吸收与利用。但是燕窝的唾液酸高达7~12%,鸡蛋仅0.0034%。

 观点:用燕窝与鸡蛋这两类不同作用的食材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,他们各有所长,更不可能相互取代。作为日常补充蛋白质,当然首选鸡蛋。我们知道唾液酸及其衍生物在各种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,与许多疾病治疗密切相关。燕窝抗病毒抗肿瘤、提高智力和记忆力、防止老年痴呆症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。因此,燕窝作为滋补品在和脾、养肺、缓肝、补虚方等面依旧是不错的选择!

  四、即食燕窝没有营养

  有人担心即食燕窝经过高压高温营养会流失。研究表明,即食燕窝其毛燕经不同浸泡、挑拣和炖煮(灭菌)工艺条件处理后,其唾液酸保留率较高,可达 95% 以上,同时唾液酸热稳定性高,经高温处理后保留率仍可达 95% 以上。

  五、即食燕窝与鸡蛋、牛奶之争

  去年三月某消费报道向第三检测机构送检了同仁堂、燕之屋、康富来、雷允上、SHOYO轻氧轻燕、白兰氏等6款即食冰糖燕窝罐头,测试其唾液酸、蛋白质、固形物含量以及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沙门氏菌,评价其中的“有效”成分及燕窝含量。该报道认为即食冰糖燕窝几乎毫无营养价值。唾液酸和蛋白质含量远远不及5毛钱的鸡蛋和2块钱的牛奶。